田螺在我国淡水湖泊、水库、稻田、池塘沟渠广泛分布,如今它们有了新任务。记者从合肥经开区了解到,连日来,合肥南艳湖公园管理部门向园区大小池塘投放了5000斤田螺,为净化水质增添了一批生力军。
4月11日晚间,在南艳湖公园,公园管理人员驾驶运输车每到一处塘坎便停下车,取出塑料桶放在地面,然后从车厢内的编织袋中向塑料桶倒出一些物体,待塑料桶装满,工作人员就将桶内物体投向水面。合肥经开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,这是在向水体投放田螺,近期,公园管理处已投放田螺5000斤。
据了解,田螺是底栖动物,它食性杂,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、藻类、细菌和有机碎屑等,也滤食浮游生物,能够有效改善水质、减少富营养化、提高水体透明度。
近年来,合肥南艳湖公园着力提升水环境,在湖、塘边栽种了荷花、睡莲、美人蕉、梭鱼草等水生植物,投放了鲢、鳙鱼等滤食鱼类,并注重湖面清洁、水草清割、杂物打捞等。通过系列措施,南艳湖生态系统持续完善,水体自净能力得以提高。
合肥经开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公园还将在外源污染削减措施、增加沉水植物的体量、丰富鱼类结构等方面下功夫,实现“藻型清水态”向“草型清水态”的转变,促进湖区生态系统良性演替。
在买种时,投放前,工作人员仔细检查种苗状况,严防有福寿螺、钉螺混入。城管部门解释称,福寿螺虽然外壳和田螺相似,但它原产于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食性广且杂,已被我国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。至于钉螺,则是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,可引起人、畜禽得血吸虫病,严重危害健康,消灭钉螺就切断了血吸虫的生活环节。
城管部门提醒,虽然田螺肉嫩味美、营养丰富,有清热止渴、明目等食疗功效,是一些人的席上佳肴,但南艳湖公园投放的田螺只用于水环境改善用途而不能食用,请市民不要私自打捞。否则,执法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。
徐丹 谭学平 记者 沈娟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