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 掌中安徽客户端 掌中安徽 移动互联领先平台
亳州非遗木雕传承人付义杰:以匠心雕刻千年艺术传奇
市场星报 2024-07-22 14:52

亳州非遗木雕传承人付

以匠心雕刻千年艺术传奇

在安徽省亳州市的花戏楼老街深处,一位木雕匠人正用心雕琢着手中的木块,木屑纷飞间,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逐渐呈现。他就是亳州非遗木雕的传承人——杰。作为亳州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,付杰以他的精湛技艺和不懈追求,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今天,记者走访了这位非遗木雕传承人,聆听了他与木雕的不解之缘。

  担当传承家业、坚守赤诚匠心

“我们已经传承三四百年了,到我这已经第七代了”,付义杰的家族世代以木作和木雕为业,到他这一辈已是第七代传人。付义杰在采访中提到由于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,跟着父亲到处跑,八岁时便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绘画、磨刀及初步的木纹雕刻。逐渐掌握了木雕这门技艺。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木雕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更让他对木雕艺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
“亳州木雕南北贯通,既有南方的细腻,也有北方的粗犷,现在我们做的这个是融合全国各个地域的木雕的精髓”,付义杰讲到亳州木雕的特点时提出,这与时代的发展和他的经历息息相关。初中毕业后,付义杰考入了浙江东阳木雕研究院,师从多位工艺美术大师,深入学习传统木雕技艺,他的技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。学成归来后,他并未满足于此,而是继续探索创新,将东阳木雕的细腻精微与亳州木雕的粗犷朴拙相结合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image.png 

(付义杰在木雕传承历史)

  开展研学展厅、传播匠心木雕

“木雕发展还是要结合地方文旅、地方经济,并且要走出去,了解别人是怎么发展的”,付义杰表示,他多次向政府部门诉求关于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的传承意愿,学习别人的经营模式。面对木雕技艺逐渐凋零的现状,付义杰深感责任重大。他深知,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、热爱并参与到木雕艺术的传承中来,这门技艺才能得以延续。他在采访中提到,研学期间一直在举办活动,养生会客厅开展了近二十多场,不定期地对亳州木雕进行展览宣传,让学生在研学期间感受木雕这门艺术。

关于传播木雕文化技艺方面,付义杰在采访中提出预计举办一个艺术展厅,把关于亳州历史名人,古建筑这些题材运用到木雕中,让学生体验传统工艺里面的技艺和艺发,只看只听是不够的,必须现场的体验才能真正掌握了解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。作为传承人,付义杰不仅在亳州老街开设木雕工作室,还计划与文旅部门合作开设亳州木雕展览馆以及公益培训班。通过这些活动,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亳州木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。

image.png 

(付义杰在讲述木雕活动传承情况)

  融入时代元素、创新木雕形式

“我们现在也在不断的创新,在形式上创新,在内容上创新”,付义杰在创作中不断融合现代的生活元素,做了木梳,家具的装饰品,文创等雕刻品。他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,如尝试在木雕作品中运用镂空、透雕等现代雕刻技法,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。同时,他还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,通过着色上光等工序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。  付义杰深知,作为非遗传承人,他的使命不仅是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,更要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他说他始终坚持“守正创新”的理念,一方面坚守传统木雕的精髓,另一方面积极融入现代元素,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。

在他的作品中,无论是建筑配饰还是家具雕花,都充满了浓厚的故事性和文化内涵。如花戏楼木雕中的“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”、“空城计”等故事,以及民间家具雕花中的“太子坐殿”、“八仙祝寿”等戏文故事,都体现了亳州木雕的独特魅力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木雕技艺的精湛,更传递了亳州地区的文化和民风民俗。

付义杰的技艺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。他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,如《花戏楼》在“亳州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”中被评为特色旅游商品,并荣获“2018年亳州文化旅游伴手礼设计大赛”二等奖。此外,他还多次参与国内重大政府木雕工程,如修缮灵山无锡梵宫、杭州G20峰会大型木雕等,为亳州木雕赢得了极高的声誉。

“木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。”付義杰表示,“我将继续坚守匠心精神,用心雕琢每一件作品,将亳州非遗木雕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在付义杰的努力下,亳州非遗木雕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他将带领更多的木雕爱好者共同书写亳州木雕的新篇章。(文|李会会 潘晴晴 图|宋浩宇)


生如夏花!第十五届安徽省儿童白血病公益晚会成功举办 生如夏花!第十五届安徽省儿童白血病公益晚会成功举办
广告